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上交流。
古人云:“题者,额也; 眼睛,眼睛。 ”主题如窗,是诗的一双明亮的眼睛,是诗的灵魂和主旨,通过认真审视可以了解诗的内容,为揣摩其思想感情,进而欣赏奠定基础。 好作品重在提炼主题,古诗主题特别讲究。 如王维诗Shuming hao123 @ .com,标题中的“秋”是“秋”的意思,“暝”是“傍晚”,“秋暝”也就是“秋傍晚”的意思写诗的时间、地点、对象等,含蓄地把这首诗的意境传达给读者。 欣赏的时候,只要抓住主题分析,就能迅速捕捉到诗的内容和诗人的主要思想感情。
2作者暗示
诗品出于人品,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表现。 一个作家选择什么题材,表达什么思想,表达什么感情,都取决于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。 此外,根据作家的情感气质、艺术素养等,在创作中会形成不同的风格。 如李白和杜甫,他们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,他们的作品都是时代的镜子,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,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影像。 但是,由于个人经历、所处环境、每个人气质的不同,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。 李白的诗主要表现了摇摆和浪漫。 杜甫的沉郁诗风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。 另外,陶潜的诗之所以有很多素净的词句,是因为他不是功名者。 辛弃疾语言“英雄说话多是本色”,是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。 苏轼的豪迈旷达、李清照的委婉约柔美等也是如此。
3评论暗示
注释是对诗的字句的解说,起到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作用。 考题一般注释很少,有的时候很重要。 阅读时要充分重视。 的内容主要有对作者、写作背景、关键词句等的注释。
4形象暗示
哲学家以概念阐明志,诗人以形象说话。 诗中的意象,也就是意象是暗示性的。 这些形象反复出现。 而这些意象无论哪个诗人笔下,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,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意义。 它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融入人的思维之中。 像“树”“叶”一样,还有更多的其他形象。 松、菊、梅、竹、兰等多用于表达高尚情操,关山,柳、兰舟、长亭等多用于表达离别之苦
文章来源:《语言文字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yywzyy.cn/zonghexinwen/2022/1221/1103.html
上一篇:语言文字论文大纲(汉语言论文大纲参考模板)
下一篇:没有了
语言文字应用投稿 | 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| 语言文字应用版面费 | 语言文字应用论文发表 | 语言文字应用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语言文字应用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